【中古屋翻新】拓新室內設計|保留回憶、改寫日常,讓老屋重新為我而生

  • 2025/07/10

走進這間老公寓時,樓梯磚面微微斑駁,陽台鋁門微微鏽蝕,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就是喜歡這裡。它不是完美的房子,甚至有點過時,但那種帶著歲月的靜默感,讓我決定留下來,也決定為它,找一位能理解它的設計師。

拓新室內設計出現在我考慮翻修計畫時的第三輪名單,但卻是唯一一間願意花兩小時聽我描述「這裡哪裡讓我捨不得」的公司。我說想保留紅磚陽台,他們沒有一臉為難;我說木窗雖舊但有故事,他們點頭說可以處理成半古董式框景。他們不急著推設計風格,而是從我對生活的想像開始提問,於是我第一次覺得翻修不是「拋棄老的」,而是「重新使用舊的」。

設計過程是一場長期的對話。我不是一個決策很快的人,但拓新總能有耐心帶我看材質模擬、解釋光線角度對地板反射的影響,甚至用空間動畫讓我理解未來進門時所見景色的轉換。他們並不急於展現專業,而是用專業支持我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。

這間屋子原本格局封閉,走廊冗長,客廳與廚房宛如兩個世界。設計師提出將廚房改為開放式,並用中島串聯用餐與會客功能,再利用原本牆面設計展示收納結合書架,讓空間視覺打開,也多了溫度。陽台則保留磚面,僅做結構補強與外框整理,如今成為貓最愛待的角落。

收納也是整修的重點。拓新沒有為了增加空間而無止盡地加櫃體,而是從「我會怎麼用」這件事出發設計。他們發現我有收藏磁帶與唱片的習慣,便在書房安排低調的層板與暗藏式收納抽屜;衣櫃則依照四季分類與吊掛比例安排抽屜與開放格,讓我使用起來更加直覺。這些不是標準答案,而是為我量身剪裁的設計選擇。

整個施工歷程中,最讓我感到安心的是資訊的透明。每一週都收到簡潔又精確的週報,包括進度、拍照、遇到的問題與處理方式。我人在外地出差,也能透過影片看到現場進度。牆體處理時發現一小處老舊水管,設計師第一時間打來說明替代方案與施工差異,並給我選擇權與思考時間。這樣的對待,不是客戶與廠商的距離,而是夥伴與共建者的信任。

現在的空間與當初我第一次走進來的模樣已經很不同了。牆面換了色,廚房打開了,收納更有邏輯,但它仍然是那個我喜歡的家。只是這次,它不再只是「舊屋」,而是一間重新回應我生活的空間。拓新室內設計讓我明白,【中古屋翻新】不只是修復舊物,更是一場生活態度的重整。他們讓我知道,不必捨棄舊時光,也能擁有新的未來。